【政风行风热线】淮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到位,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27 17:05信息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访谈主题:淮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到位,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谈时间:2024827

访谈嘉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宏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办主任王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政策与规划科科长任义、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科科长朱赞松

访谈地点: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主持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现场图片:


一、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宏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路径,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落到位,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助企解难。开展“万家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重点走访“四上”民营企业、拟培育“四上”民营企业、在建未投产制造业民营企业、其他民营企业,向民营企业送政策、送保障,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提高为企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要素对接。按照全会“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部署要求,引导企业拓宽思路,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与上海市闵行区结对合作帮扶工作,立足两地关联性强、契合度高的制造业产业,推动形成集群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提升动能培育。加大工业领域“双招双引”工作力度,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取得实效。持续实施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把培育和发展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取得量的突破。

四是抓好政策落地。深化“政策快递”服务,动态更新工信领域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项目申报指南、惠企政策清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让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实现“一企一方案”。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不断提升政策兑现的工作效能。

五是推动提质增效。按照全会“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部署要求,聚焦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按照分行业、分区域、选龙头、树典型、作示范、强引导的思路,突出产业、企业、区域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做好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后半篇文章,努力提升工业企业发展质效。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开创工信事业新局面,谱写淮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中助企解难行动、要素对接行动、动能培育行动的具体举措(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办主任王鹞)

助企解难行动方面

1.协调推进联系包保企业工作机制。建立市领导、市、县区工信部们三级联系包保企业工作机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包保服务全覆盖。建立健全收集—交办—办理—反馈”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及时接收各级走访反馈的企业问题

2.帮扶转化停产半停产企业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企业停产半停产原因进行核实梳理,摸清找准困难症结制定停产半停产企业“问题、措施、责任”三项清单,取有针对性、可操作、见效快的措施办法,“一企一策”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3.落实企业问题诉求办理。常态化、多渠道收集各类涉企问题诉求,构建闭环办理机制对工业企业提出的问题逐条梳理汇总,明确办理责任单位,对能解决的事项及时妥善解决,高效办成企业一件事。

要素对接行动方面

1.推动产业链协同对接。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通过以产业链为载体的方式,搭建上、下游企业互动平台,增进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互动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2.加强工业品产销对接。常态化组织开展本地产品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矿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活动,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大型展会、宣传推介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3.聚焦政银企对接。定期摸排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向各金融机构及时推送,坚持每月举办一场制造业政银企对接会,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成功签约投放贷款,助力企业打通融资痛点难点。

4.完善企业家培训交流对接。定期举办企业家大讲堂,认真做好年度企业家培训,持续打造企业交流服务品牌,提升企业转型发展能力和企业家综合素质。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宣传,推送中小微企业成长记,及时发现企业在成长中的典型案例。

动能培育行动方面

1.持续开展“双招双引”。加大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驻点招商等专班工作力度,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取得实效。实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2.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积极对接国家、省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围绕规上、规下工业企业全覆盖,梳理设备更新改造清单、供应能力清单,建立设备更新项目库,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3.加大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全市新建新投产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实行动态更新完善,实现清单化、闭环式管理,进一步打牢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基础

4.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建立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上市挂牌企业四个培育库,实施梯度培育提升

 

三、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中政策落地行动、提质增效行动的具体举措(市工信局产业政策科科长任义

政策落地行动方面

1.深入宣贯惠企政策。全面梳理工信领域支持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制定惠企政策清单和惠企政策申报指南,及时对已发布的惠企政策进行动态更新,依托各类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惠企政策。惠企政策宣贯固化为“企业家大讲堂”活动第一环节。

2.推进政策快递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好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通过“政策找企业”和“企业画像”,将支持政策精准匹配适用相应政策的企业,为企业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实现“一一方案

3.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升精准直达水平。充分利用皖企通、惠企通等系统,提高网办率,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根据企业实际,积极帮助企业申报上级政策奖补。

4.持续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建立拖欠中小企业问题台账,实行动态更新,做到拖欠底数清、办理情况明、账款数据准,及时受理、核查、回访,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

提质增效行动方面

1.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建立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

2.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通过开发数字化生产制造执行平台,提升设备使用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和应用场景建设

3.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企业对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开展基础建设,优先采用节能降低碳先进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进一步提标改造,参与能效“领跑者”遴选,创建超级能效工厂或零碳工厂。

4.持续开展低效工业资产盘活整治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低效工业资产盘活,健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做好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后半篇文章,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发展效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四、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取得的成效情况市工信局装备工业科科长朱赞松)

(一)助企解难有温度。认真落实包保帮扶服务和企业问题诉求办理,持续开展各类入企服务工作,打造“一起益企”活动品牌,截至目前,全市37家单位选派的入企干部共计6702人次,走访服务企业5119户次,收集协调解决企业问题458个;举办恳谈会2场,参会企业31户,交办事项79个,已解决48个。

(二)要素对接有力度。一是办好政银企对接会。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市级制造业政银企对接会7场,参会企业147户,银行与企业签约贷款意向3.29亿元。二是办好工业品产销对接会。已举办产销对接会7场,累计参会企业75户,做到“淮产淮销”“淮品淮用”。三是办好企业家大讲堂。已累计举办企业家大讲堂7场,涉及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光储产业政策宣讲等,持续打造企业交流服务品牌。

(三)动能培育有精度。持续开展“双招双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环高效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开沃淮南PACK生产项目等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纳统。持续推进设备更新,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共计摸排设备更新改造项目611个,总投资439.2亿。强化优质企业培育,今年以来,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1户,净增48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956户;联合发改、农业等六部门开展2024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向上推荐103户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11户企业申报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政策落地有硬度。全面梳理支持制造业发展有关惠企政策,制定清单和申报指南。已梳理政策清单7大类116条,梳理工信领域项目申报指南及实施细则30条。积极做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截至目前,已兑现制造强市(免申即享类)项目361个,涉及资金3115万元,争取到位制造强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两批共34个,争取到位资金5644.3万元。清单化、闭环式推进清欠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线索42项,有力维护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提质增效有深度。持续强化数字化转型行动,目前已为全市170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538户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建成开通5G基站895个,完成年度任务的74.6%,二季度营商环境获得互联网领域考核居全省第1位。“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2023年度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评级工作,制造业企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五、下一步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计划(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宏伟)

(一)抓好三个重点,促进制造业“量的扩大”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钢铁、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广泛应用数智、绿色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二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光伏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实施新招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壮大新兴产业

三是推进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低碳能源、空天科技、未来智能、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培育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推动四大发展,促进制造业“质的提升”

一是推动集群发展。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推动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聚焦七大产业,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力度,打造“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

二是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产业创新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滚动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钢铁煤化工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培育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应用。

四是推动融合发展。深化数实融合推动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开展“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区域融合。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与上海闵行区结对合作帮扶,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三)抓好个保障,促进制造业“效的增加”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提高要素保障精准度,推动政策、资金、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向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集中。稳步实施亩均效益评价,依法依规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绩效挂钩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高的集群倾斜。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规模,支持高成长性企业信贷融资,大力推广“专精特新贷”“亩均英雄贷”

是优化发展环境。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12345”为企服务热线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收集、跟踪办理企业诉求。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持续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政银企对接会、工业品产销对接会等常态化帮扶企业活动。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推行公共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资金“一键送达”,增强企业获得感。

 

问题1:提到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今年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怎么样?(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办主任王鹞)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通过完善数据采集、核实和企业评价、评级等工作环节,持续打牢“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基础7月中旬,在全省率先完成2023年度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

(一)规上工业企业评价情况。

2023,全市参与评价评级的规上制造业企业760亩均税收9.7万元,同比增长15.6%,亩均营业收入227.3万元,同比增长1.6%。

通过评价、评级,评定A类企业193户,亩均税收21.41万元,亩均营收425.34万元;评定B类企业411户,亩均税收5万元,亩均营收165.7万元;评定C类企业121户,亩均税收1.5万元,亩均营收53.4万元;评定D类企业38户,亩均税收0.34万元,亩均营收13.5万元。

(二)规下工业企业评价情况。

评价占地5亩以上和园区租赁厂房3000平米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204亩均税收2.1万元/,同比增长45.2%,亩均营业收入71.43万元/,同比增长44.1%。

通过评价、评级,评定A类企业38户,亩均税收10万元,亩均营收274.6万元;评定B类企业100户,亩均税收2万元,亩均营收84.4万元;评定C类企业52户,亩均税收1.55万元,亩均营收54.1万元;评定D类企业14户,亩均税收0.47万元,亩均营收10.8万元。

 

问题2:今年以来,淮南市制造业发展的怎么样?(市工信局产业政策科科长任义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持续向好。1-7月份,全市煤、电、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8.5:16.9:24.6,和一季度的62.1:16.2:21.7相比,制造业占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比2023年全年水平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制造业拉动工业增长的作用逐步显现。

二是制造业项目推进持续向好。中环低碳一二期、乾景宇辰新能源、坤泰车辆动力、利来汽车、开沃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先后升规,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相继开工纳统。1-7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3%、24%、49.9%,分别居全省第8、第8和第5位,为制造业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撑。

三是制造业集群建设持续向好。寿县成功获得安徽省2023年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成效明显地区激励,寿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动力零部件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初步形成了以凤台县、寿县、潘集区和市高新区为重点区域,中环、国晟等企业为龙头的先进光储产业集群。

四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向好。通过实施“1234”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优质企业进一步积聚。目前,全市已经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拥有国家5G工厂3家;达因汽车空调、蒯科砾、新南港、博美奥齐等4户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成功挂牌;新增省级绿色工厂企业10户,中安联合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呈现了多点开花、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