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淮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上半年落实情况
序号 | 主要任务 | 落实情况 | 存在问题和困难 | 完成状态 | 自评情况 | 责任领导 | 相关科室 | 监督方式 | 备注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 |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 | 受煤电行业持续负增长影响,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居全省第16位。 | 序时推进 | 差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13 | 实施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 | 4月17日,印发《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淮府办秘〔2025〕13号),提出14项为企服务具体行动举措,及时督促各责任部门按照方案要求,集聚各类服务资源、组织服务力量深入企业、园区、集群,从政务服务、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动能培育、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入手,提升服务效能,推进为企服务行动举措落地落实。7月14日,形成专项报告《淮南工业经济(2025年第6期):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优化为企服务专项行动》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 | 为企服务活动开展还不够深入,部门沟通协同有待加强,企业问题解决和服务精度还有待提升。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企业发展服务科 | 李义 5361527 |
|
14 | 实施制造业培优扶强促大工程。 | 一是制定出台文件。印发《淮南市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制造业做优做大做强发展路径和目标方向。 二是强化领导包保。市县两级领导对全市114户企业实现包保全覆盖,上半年走访收集各类问题105个,已协调解决61个,正在解决44个。 三是加强监测运行。上半年,全市培优促强扶大培育库114户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93.5亿元,同比增长40.1%,高于全市规上制造业产值增速33.9个百分点。 |
受市场波动、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114户培育企业中有26户上半年产值负增长。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22 | 争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 一是开展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培训以及城市试点申报向上争取等工作。 二是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5〕20号)文件,我市积极做好第三批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工作,结合淮南实际,以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煤电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医药制造业——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四个产业为主导产业编制了申报方案。 三是2025年5月15日,我市参加了省工信厅举办的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申报现场答辩,但最终我市未能入选。该项目自此已结束。 |
一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是企业的转型意识还不够强。 |
已完成 | 较好 | 陈宏伟 | 中小企业科 | 徐海燕5361525 | |
24 | 拓展新能源汽车场景应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试点城市、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 拟定《淮南市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加大在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中重型货车等重点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力度,建立新能源车辆应用和充电桩建设动态数据库。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汽车保有量544418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4279辆,其中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8078辆。2025年1-5月份,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新增558辆。推广公务用车2辆,完成年度任务的2%;推广公交车0辆,完成年度任务的0%;推广出租汽车302辆,完成年度任务的30.2%;推广环卫车24辆,完成年度任务的53.3%;推广快递车4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0%;推广邮政车5辆,完成年度任务的41.7% ;推广城市物流车185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5.8%;推广中重型货车36辆,完成年度任务的0.15%。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装备工业科 | 连莲 6678314 |
|
48 | 推进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投产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30个以上,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均增长20%以上。 | 1-6月份,在库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04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9%,居全省第2位,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居全省第10位。 | 1-6月份,新纳统制造业项目148个,总投资仅148.4亿元,总投资同比下降52.4%,凤台县、煤化工园区等7个县区连续负增长,且降幅在2位数以上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技术进步与投资科 | 王明明6678303 | |
53 | 加强与煤电企业每月会商联动,煤炭、电力行业增加值均增长4%。 | 上半年,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4%,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0%。 | 煤炭行业受市场需求不足、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市原煤产量仅同比增长3.0%,洗煤产量同比下降12.8%。电力行业受火力发电需求不足、上网电价下降和潘三电厂政策性关停等因素影响,全市发电量同比下降7.0%。 | 序时推进 | 差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55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 一是持续实施规上工业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推动投产项目快速达产升规。上半年,全市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1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1020户。继续保持制造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二是建立了省级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入库企业126户,对培育库企业逐一进行指标评测,分析缺项弱项,提高申报成果率。目前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作尚未开展。 三是2025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73户,总数达433户,增速居全省第5位,新增数居全省第9位。 |
一是我市部分企业在环保、税务、市场等方面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生产经营,被有关部门给予了行政处罚,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受限。 二是部分县区培育进度较慢,培育企业质量不高。 三是制造业增长压力变大,部分行业重点企业受市场波动和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产值持续下降。 |
序时推进 | 较好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中小企业科 | 王鹞 5361533 徐海燕5361525 |
|
61 | 健全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完善企业诉求听取、办理、反馈工作机制,“一企一策”帮扶停产半停产企业。 | 持续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围绕落实省厅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和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会同县区园区对114户重点培育亿元以上企业和2024年底173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实行领导包保,做到帮扶全覆盖。上半年,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156户,较2024年底减少17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64 | 常态化开展淮品“五进”活动,促进淮材淮用、淮品共享、淮品出淮。 | 今年以来,我局会同市商务、市文旅等相关部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办产销对接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建立“工业品产销供需企业名单”。先后组织重点食品企业参加“乐享淮品 喜迎两会”淮南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暨“五进”活动启动会、淮南特色伴手礼展销会暨食品企业“百场万企” 等对接活动,推荐旭咚食品、益益乳业顾桥醋业等企业参加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等活动助力企业扩大影响力。今年以来已举办产销对接会6场,参会企业共150户,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金额约6000万元。 | 因制造强市对企业参展费用财政补贴取消,企业参加各类型展会积极性不高。 | 序时推进 | 好 | 黄善厚 | 消费品科 | 杨晔 5361509 |
|
73 | 与央企省企、龙头企业、境内外商协会等共建高能级招商平台,打造“投资淮南”品牌。 | 与在淮央企、省属企业积极对接,摸排在淮投资项目,已与中建材集团、中化建等公司进行了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在淮落地。 | 对接渠道受限,潜在央企、省属企业投资项目了解不充分。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中小企业科 | 徐海燕5361525 | |
84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 上半年,唐兴装备T10系列顶管掘进机获评省首批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平安开诚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项目支持,推荐坤泰、能启、国晟6家企业申报2025省级技术中心。电子8所在工信部科技司组织的2024年安徽省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中被评为检验级(全省共8家)。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陈宏伟 |
技术进步与投资科、产业政策与规划科 | 王明明6678303 任义 6678302 |
|
85 |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支持“三首”产品推广应用。 | 一是对照安徽省《“三首”产品研制需求目录》,组织企业研制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版次软件等产品。特码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的GZCS3/900Y防爆柴油机管路抓举车、安徽精益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矿用物料远程气力输送系统成功获评2025年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特码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的立井平台救援系统V1.0获评安徽省2025年第一批首版次软件。 二是4月10日,省工信厅对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名单进行公示,我市共有4项产品进入名单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余昌友 |
装备工业科、节能与综合利用办公室 | 连莲 6678314 张来宝 5361529 |
|
90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0%以上、40%以上,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0%以上。 | 1-5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64.4亿元,同比增长17.1%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装备工业科 | 连莲 6678314 |
|
91 | 加快蔚来整车二期、中环电池生产制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链主企业。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0家以上,其中5-10亿元企业6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 | 牵头起草并印发《淮南市制造业培优促强扶大工程实施方案》(淮办发〔2025〕4号),建立新增制造业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5亿元企业、5-10亿元企业、10亿元以上企业培育库。上半年,114户培育企业实现产值93.5亿元,同比增长40.1%,高于全市规上制造业产值增速33.9个百分点。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92 | 支持重点企业在淮召开供应链大会,办好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 1月7日,举办“新能源产业供需对接会”;1月23日,市工信局举办2025年首期企业家沙龙;3月5日,市光储办召开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企业座谈会。重点帮助推进中环与潘集沉陷区一二期光伏项目、凤台丁集二期光伏项目合作,解决光伏组件产能消化问题。当前正在准备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的全市光储产业工作推进会,邀请全市重点光储企业、发电企业参加,搭建企业对接平台。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信息化科 | 孟硕 6678339 |
|
94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重点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规下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 截止今年6月底,850家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实现率83.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 部分企业仍存在转型意识不强“不愿转”、数字化技能不够“不会转”、资金人才支撑不足“不能转”等问题。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技术进步与投资科 | 王明明6678303 | |
95 | 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家。 | 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2025年版)》,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四个层级培育智能工厂。基础级智能工厂聚焦数字化改造、网络化连接开展建设,推动数字化普及,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认定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等51户企业为基础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在基础级智能工厂前提下,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开展建设,打造区域行业领先的发展标杆。获批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4家,位居全省第3位,分别是能启电气、益益乳业、埃夫利舍、有度智能4户企业。复核通过先进级智能工厂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数达12家。 | 无 | 已完成 | 好 | 杨洁 | 装备工业科 | 连莲 6678314 |
|
99 | 发展智能煤机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建设安全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 | 一是已与经开区、大通区、潘集区对接,编制煤机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链图谱,正在按照图谱共同招引相关产业链企业,发展煤机装备、电力装备等产业园。 二是会同市应急局积极开展应急装备产业摸底调研,配合赛迪研究院做好安全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余守坤 |
装备工业科、安全生产科 | 连莲 6678314 朱赞松 5361535 |
|
100 |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化工、钢铁、建材、服装等优势传统行业迈向中高端。深入开展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技改项目280个,技改投资增长12%以上。 | 1-6月份,实施技改项目289个,技改投资增长18.6%,居全省第3位。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技术进步与投资科 | 王明明6678303 | |
104 | 推进聚碳酸酯多元醇等项目建设,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基地。 | 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余昌友 | 节能与综合利用办公室 | 张来宝 5361529 |
|
107 | 大力培育模具制造、工业母机、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业态,提高标准件、通用件供应能力。 | 已对接寿县、高新区,编制模具装备、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图谱,并出台《淮南市2025年模具、铸造、通用件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工作推进方案》,正在按照图谱及方案与相关县区共同招引相关产业链企业,发展模具装备、工业母机等产业园,做好相关产业培育工作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杨洁 | 装备工业科 | 连莲 6678314 |
|
115 | 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9000亩。 | 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加快资产盘活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发展效益。目前已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137.6亩,完成年度2000亩任务的56.9%,超序时完成上半年盘活工作。深化“亩均英雄贷”,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已批项目贷1个,金额3亿元,居全省第5位;已批企业贷354个,金额57亿元,居全省第10位。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 经济运行办公室 | 王鹞 5361533 |
|
118 | 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新增民营企业1万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 | 一是2025年1-5月,新增市场主体1.532万户,总量达34.039万户,同比增长3.5%,其中全市新增民营企业3761户,同比增长-2.7%,民营企业总量达7.26万户。1-5月份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二是正在联合市工商联开展2025年百强民营企业评选推荐工作。 三是扎实做好清欠工作,印发《淮南市关于建立健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制度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3月3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新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研究部署工作。畅通投诉渠道,掌握企业诉求,建立各类投诉平台问题明细台账,逐项核实办理,清单化闭环解决问题。加强投诉跟踪督办,加大监督检查、协调调度力度,做到督办有力度、协调有温度、清偿有速度。加强与省专班对接,加强请示汇报,强化县区联动,有效化解投诉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省通报,今年一季度我市拖欠投诉化解率居全省前列。省清欠专班发出感谢信,对我市工作予以肯定。今年以来,已办结企业投诉74件,清理清偿账款2491.1万元。 |
1.新增民营企业数增速较慢。 2.部分县区财政紧张,短时间内无法与企业达成还款共识,大额拖欠清偿难度大。 |
序时推进 | 较好 | 陈宏伟 | 中小企业科、企业发展服务科 | 徐海燕5361525 李义 5361527 |
|
125 | 深化与跨国公司及中投公司等双边基金机构合作,用好世界制造业大会、“海客圆桌会”等高端平台,更好链接全球“朋友圈”。 | 一是摸排在淮央企投资项目。 二是将在淮央企总部负责人列入世界制造业大会邀请计划中。 |
在淮央企总部负责人行程难以确定,在全国其他地区也设有分支机构,邀请难度大。 | 序时推进 | 较好 | 陈宏伟 | 中小企业科 | 徐海燕5361525 | |
142 | 改造地下管网229公里,完成95公里架空线缆入地。 | 配合市住建局编制并印发了《淮南市主城区弱电架空线缆入地整治实施计划(2025 年-2026 年)》。目前,已完成泉山路、青年路共计约2.3公里线缆入地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十涧湖东路、电建路、电厂路、水厂路、金家岭路、淮舜路等6条路段架空线缆入地改造工作。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维修改造、排水防涝等项目建设,已完成淮潘路、九大路架空线缆整治前期设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洞山西路、广场路、国庆东路等路段前期设计工作。 | 无 | 序时推进 | 较好 | 杨洁 | 信息化科 | 孟硕 6678339 |
|
185 | 强化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参加市住建局召开的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会议,按照会议要求提供工业遗产方面相关材料,对我市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共梳理了11家国有出中心企业留守处资产情况,对全国已认定的共计232家国家工业遗产进行了梳理。 | 符合工业遗产条件的项目较少。 | 序时推进 | 好 | 陈宏伟 余守坤 |
产业政策与规划科、企业管理服务科 | 任义 6678302 陈雷 5361507 |
|
204 | 深化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序时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 | 正在组织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暂未到截止日期 | 无 | 序时推进 | 好 | 余昌友 | 节能与综合利用办公室 | 张来宝 5361529 |